恩智浦半導體(NXP)是全球10大半導體公司之一,
全球電視、筆記型電腦中,
每兩台就有一台使用它的晶片,
80%以上的電子護照以及70%的大眾運輸電子票務系統來自它的技術,
在汽車自動鎖死系統和無鑰匙門禁系統更是第1名。
值得一提的是,總部設於荷蘭,
在兩岸擁有8,500名員工的恩智浦,
負責大中華區管理一職的資深副總裁葉昱良即來自台灣。
成功大學畢業,進入飛利浦集團18年的他,
在中國大陸深耕8年期間,目睹大陸市場的成長,
以及西進人才的變貌。
《Cheers》雜誌親赴上海恩智普舉辦的第3屆創新設計大賽會場專訪葉昱良,
藉著他多年的兩岸職場觀察,
提供讀者第一手前進大陸的戰略。


 以高科技領域而言,就我的觀察,今年若想西進找工作,在技術層次,以具備systems architect(系統架構)專長的人較有機會,而商業需求部份,則以行銷(marketing)與企劃(planning)經驗豐富的人才最為吃香。
 原因在於,拜市場開放之賜,在這十幾年間,中國當地人才急起直追,不僅IC設計的coding(編碼)技術與台灣已無差別,在業務拓展與執行上,挾著在地的優勢,成績更非外人所能取代。不過,若往上一層,談到市場分析、預測、整合與企劃的思考能力,由於需要眼界及經年累月的培養,就明顯不如國際化已40幾年的台灣人才。

薪資拉近,能力才是比拼的關鍵


 以我們公司為例,雇用一位3~5年經驗的大陸工程師,不包含三金以及勞動保護的支出,得付出人民幣10,000元的薪資(約台幣47,000元),同樣的資歷在台灣,則需支付台幣50,000元。
 若單純從數字來看,台灣工程師的薪水似乎仍較高,但若把當地勞動法令規定的保險成本計算進去,大陸一位工程師的人事成本得乘上1.7,台灣則是乘以1.4,對企業而言,雇用一位大陸工程師,在整體成本上反而多出近台幣10,000元。
 所以,我在乎的不是台灣人或大陸人,而是能力的差別,以及對公司的貢獻度。像我們公司就有很多來自歐美的工程師,他們願意接受當地的條件,能力又很好,我為什麼不用他?千萬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個市場,自己給自己框框,把可能的潛力埋沒掉了。


 若你決定來中國工作,我必須提醒你得重新調整對大陸職場的刻板印象,例如,過去常見的學歷造假問題,這兩、三年來已逐步減少,原因是大陸企業崛起,開始注重個人credit(信用),人資執行reference check(背景調查)變得容易,應徵者必須建立個人信用,不能再迷信過去個人能力oversale(過度銷售)的方式。
 另外,擺脫過往商業模式的思考,重新了解大陸市場的性格亦是重點。
 聯發科就是一個好例子,它能搶下山寨機晶片與作業平台市場,不是靠同文同種的語言優勢,而是充分融入市場,了解中國客戶真正要的是什麼。
 許多歐美公司也有懂中文的管理者,但多半會陷入成熟市場的商業邏輯,拒絕了解眼前市場的變化,中國市場在乎的不是獨特性,而是比銷售通路、成本降低、模仿上市的速度,當你抓到訣竅,不必談全國佔有率,只要拿下一個省,就能坐擁上億人民幣訂單。
 即使你在台灣工作,也得弄懂中國市場邏輯。金融海嘯後,歐美市場需求減少,台灣的廠商如華碩、廣達,都將ODM(國際代工設計)轉向中國品牌,未來隨著中國品牌日漸壯大,還將進一步反攻歐美市場,因此,中國將會是影響你我生涯極為重要的關鍵字。

出處:Cheers 第112期 2010/01/01 出刊

洗去刻板印象,再了解當地市場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veintai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